论文AI率越改越高,为何从30%涨到40%?

发布于 2025-05-06 18:14:10

论文AI率越改越高,为何从30%涨到40%?

近来有小伙伴反映,本来论文的AI率没达标,可经过几番辛苦修改后,却发现论文AI率没降,反而AIGC检测结果一次比一次高,从30%涨到了40%,难道真的是越努力,越不幸?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?

AIGC

AIGC检测的误判现象

无论是知网、维普还是checkaigc检测系统,任何AIGC检测技术看似先进,都可能存在误差。这是因为它主要通过分析文本的语言风格、句式结构、词汇使用等特征来判断是否为AI生成。而你写作的语言风格、思维或表达方式,一旦与模型训练数据中的某些部分“撞车”,就导致了误判。

AIGC

修改后的AI率为何越来越高?

1、修改方式不当

只是同义词替换与句式重组的基础操作,也相当于是无效操作。在AIGC检测系统眼里无疑是掩耳盗铃,很多时候不但无法降低论文AI率,可能修改后的文本更符合AI生成特征了。

2、多工具套娃翻车

为了达到降AI的目的,许多同学开始ChatGPT润色,再翻译软件洗稿,最后降重工具调整。这样的方式就以为天衣无缝了?实则出来的文本更自带独特的AI基因,最终导致AI率反而爆表,这真是原本原创的文本,折腾一圈反变AI怪啊。

3、上下文结构的影响

有些你原创性的论文却被识别成AI,那是因为AIGC检测会判断上下文结构,当自己撰写的内容与AI生成部分混合在一起时,受上下文牵,有时候自己手写部分也有可能被判定为AI生成。

那么,如何才能打破这些“魔咒”,走出论文改重的“迷魂阵”呢?

1、理解至上

深入理解论文的主题和内容,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进行重新组织和表达。不要仅仅停留在“文字游戏”的层面,要真正做到“融会贯通”。

2、原创为王

抛弃“投机取巧”的心态,坚持原创。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,用自己的逻辑构建自己的论证。这是降低AI率的根本之道。

3、结构清晰

修改时考虑论文的整体结构和逻辑,避免出现“上下文冲突”的情况,做到上下文的连贯性和一致性。
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请联系客服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